整版!
赶考路上 合肥实践
合肥日报聚焦法治建设
推出整版专题报道——
合肥日报
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合肥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打造阳光透明诚信规范的有为政府,为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合肥市连续15年获评全国普法先进城市,全市4个单位和3名个人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表彰,连续13年在全省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中位居第一,获评2020年首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市,踏出了奋楫争先、走在前列的铿锵足音。
十年来,合肥市突出监督制约,推动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公议案件中,群众公议员既是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员,推动“阳光下执法”,也是积极宣讲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员”,更是成功调解大量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的“矛盾调解员”,成为我市多元化化解矛盾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6月,肥西县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活动,此次公议活动分两场进行,由该县司法局随机抽取6名群众公议员对该县城管局办理的6起行政处罚案件进行“集体挑刺”。肥西县城管局案件承办人员向群众公议团介绍了6起行政处罚案件的基本案情、违法事实、证据材料、适用法律、自由裁量标准和初步处理意见,对群众公议团成员提出的问题及意见予以详细解答。其中未对运输砂石的车辆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物料遗撒类案件引起了公议团成员的关注,成员一致认为在运输过程中未采取密闭措施防止物料遗撒造成扬尘污染,不仅污染路面影响环境卫生,给环卫工人保洁带来影响,而且撒落的物料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此类案件肥西县城管局执法人员处理及时、正确,有效维护了城市市容和环境秩序。最后,群众公议员对上述案件进行评议,形成了群众公议意见和建议。
通过“晒一晒”、“诊一诊”、“议一议”的方式让更多人民群众为行政执法机关办案建言献策,促进执法人员文明执法,提升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早在2010年,合肥市就在全国首创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经过多年来的优化升级,已覆盖13个县(市)区和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13个有行政处罚案件的市直部门。今年7月中旬,合肥市第十四批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员肩负使命,持证上岗。
截至目前,合肥市共招募群众公议员1426名,开展公议活动2250场,评议案件5462件,没有一起因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被撤销、变更或确认违法。据统计,群众公议团对行政处罚决定的异议率从之前的23.63%下降到今年的0.3%,有效提升了全市行政执法整体水平。
行政执法是否规范,既关乎行政机关的权威,也关系人民群众的利益。近年来,我市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全面执行并动态调整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在市法制监督平台实现执法行为可视化管理、智能化操作、全流程跟踪。采取随机查、重点查、交叉查、跟踪查等方式全面体检执法案卷。同时,我市完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发布“两法衔接”证据移送标准,建立网上移送全链条监督平台,做到依法移送、规范衔接、严格追责。
着眼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着力实现服务水平普遍提升。合肥市在全省依法行政考核中连续第13年位居第一;合肥市、长丰县、合肥高新区分别获评首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全市4家单位和3名个人获全国“七五”普法先进表彰。
十年来,合肥市突出制度建设,推动依法行政全面落实,着力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夏日傍晚,沿着四里河滨水生态公园绿道漫步,河水碧波荡漾,两岸郁郁葱葱,一阵河风吹来,立刻会有神清气爽的感觉。“河水清了,河岸绿了。”家住庐阳区银河湾花园的宋先生对于家门口的变化感到很欣喜。
开窗见景,出门见绿。美丽的景致,源于不断的治理和保护。
随着合肥市公园绿地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在公园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公园事业发展,需要结合合肥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部针对性更强、保护措施更细的地方性法规,为城市公园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依据。
今年年初《合肥市公园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家门口的公园怎么管,市民说了算。该《条例》的制订全面规范了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立法转变公园绿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既注重公园绿地建设的面积和数量,也注重公园绿地管养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展现公园绿地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品质。
今年以来,合肥市司法局坚持急用先行,从老百姓高频需求入手,把《合肥市邮政快递管理办法》《合肥市餐饮外卖配送监督管理办法》《合肥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合肥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等4件立法项目列入立法计划,新业态立法占新制定立法项目50%以上。(666!合肥密集立法护航新经济新业态健康发展~)每一个项目都经过充分论证,每一个项目都紧跟当下社会发展潮流。
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以“小切口”立法入手,合肥市还完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燃放烟花爆竹、养犬管理、燃气管理、二次供水、家禽交易管理等民生类法规规章立改废工作,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饮用水水源保护、基本医疗保险等民生类法规规章立改废工作,加快推进富有特色的立法项目,实现社会管理精细化。出台地方性法规规章近10部,颁布全国省会城市首个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庐江县郭河镇马塘村杨老组的杨明山是居家养老服务的受益人,他说:“村里的养老服务中心是2019年建成的,离家很近,有日间照料室、棋牌室、阅读室、卫生室等场所。下午家里没什么事,我们都喜欢到这里来聊聊天、打打牌,村医经常给我们量血压、测心率。”
去年以来,庐江县郭河镇按照“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的要求,积极推进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该镇把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抓手,成立以镇长为组长,民政、财政、土地、卫健、公安等部门参与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选择老人集中、设施齐全、房源宽裕的行政村先行一步,结合美丽乡村和村卫生室建设,精心打造5个“投入小、功能全、离家近”的小型养老服务站,融老年人“信息管理、社区服务、权益维护、医疗护理”于一体,努力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想、老有所乐”。同时,该镇对照《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规定,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独居、孤寡、空巢和低保老人家庭,开展生活起居、健康状况、兴趣爱好和子女去向等情况调查摸底,根据老年人生活特点,优化养老服务站功能布局,合理设置日间照料室、图书阅览室、老年健身室、休闲娱乐室和心理疏导室,添置桌椅、床铺、电视、厨具等设备,着力打造称心满意工程,满足居家老人养老服务需求。
十年来,合肥市坚持服务大局,热心服务群众,让公共法律服务可触可及。
公共法律服务,一直以来都是司法行政系统践行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合肥市司法局始终注重做好学习成果转化,努力在工作实践中让群众体会到法治获得感。
2021年3月,合肥市司法局专门印发《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推动全市法律服务机构牢记初心使命、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坚决治理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认同感,让公共法律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更加触手可及。
根据方案要求,合肥市司法行政系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集中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措施,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提高为群众服务水平。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出台《简化法律援助程序规定》,对符合申请法律援助的困难群众提供便捷申请方式、简化申请手续、优化便民措施、精准便民服务。合肥市公证协会印发《合肥市公证机构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在省里已公布的107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的基础上,扩大服务事项范围至120项;同时,印发《关于优化公证服务程序切实解决群众办证难问题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公证放管服改革,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出现的“难、慢、繁”问题。
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实事?怎样为群众办实事?合肥市公共法律服务机构从细微处入手,努力做到真正让群众从心底里满意。
市民刷下身份证或扫个微信,就可以全天候享受4.5万名全国各地律师的免费法律服务,同时,还可以进行法律法规及案例文书查询打印,让群众享受24小时线上服务。今年6月,肥东县司法局引进2台互联网法律服务——无人律所智慧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落户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县政务服务大厅,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公共法律服务。“这个‘互联网·无人律所’真是太方便了!不用排队,不用取号,只需刷下身份证或者微信扫码,就能和专业律师‘面对面’沟通。没用几分钟,律师就解决了我的问题!”在肥东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体验了“互联网·无人律所”后,市民宋女士连连点赞。
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内置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运用而搭建的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该平台操作系统内置高清触摸终端机、身份证读卡器、文件上传设备、打印设备等综合配套设备,涵盖快速咨询、材料共享、文书服务、约见律师、视频咨询等功能。今年8月,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进驻了合肥市法律援助中心服务大厅,为更多市民带去便利。
十年砥砺谱华篇,奋楫勇进再启航。合肥市司法局紧扣中心工作,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锚定目标、精准施策、真抓实干,让法治建设在大湖名城展现蓬勃生机,以“法治力量”守护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